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10篇

时间:2022-05-28 13:1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10篇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1

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和雪容融,他们分别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一个传统的中国红灯笼,他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象征着运动员强健的身体和世界文明的相知相融,科技感十足!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和他们在一起玩耍,冰墩墩和雪容融会出现在我的面前,大声地说:“小朋友,你好呀!我们带你去冬奥会雪场一起堆雪人好吗?”我欣然答应,我和他们乘坐时光机来到了2022年的北京。这里是银色的世界,冰墩墩和雪容融带着我堆起来一个和我一样高的雪人,栩栩如生,可爱极了,我们手拉着手,围绕着雪人,高兴得又蹦又跳,好不开心!我告诉雪容融,我最喜欢的冬奥会项目是花样滑冰,因为花样滑冰选手姿态优美,体态轻盈,像蝴蝶一样在冰场飞舞。据我了解,花样滑冰是曾经进入夏季奥运会的冬季项目,在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本届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将在北京赛区的首都体育馆进行,一共将产生5枚金牌,花样滑冰双人滑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雪容融夸赞我知识渊博。冰墩墩对我说:“别看赛场上的运动员们动作娴熟、轻松自如,这可是日复一日勤学苦练、奋力拼搏的结果。残酷的训练,枯燥无味的坚持,运动员们的伤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获得的奖牌可都是汗水和泪水的结晶呀!”我想,这应该就是奥运精神,是当代小学生要学习的精神:自我挑战,战胜一切,为国争光!

2022年的冬奥会将是一场特殊的赛事,这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承办的第一场世界性比赛。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疫情防控卓有成效,我们将以最安全的环境欢迎各国运动员和媒体的到来,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魅力”!

冬奥梦,是我的梦,更是中国人的梦,这个梦马上就要实现了!我相信,中国悠长的历史和文明一定会在冬奥会中让世界再次为之瞩目!2022冬奥会加油,运动健儿加油,中国加油!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2

  这份答卷,凝结着方方面面的艰辛努力。从覆盖三个赛区的100多个医疗点的坚强守护,到18000多名赛会志愿者的默默奉献;从“时间上分钟级,空间上百米级”的气象预报,到日夜奋战在赛场一线的专业团队……多少幕后英雄的不懈奋斗,多少工作人员的倾情付出,让安全、周到、细致的保障和服务温暖每一名参赛运动员,人们由衷发出“感谢中国”“感谢北京”的赞扬,形成这样的共识:只要大家都遵守团结的精神,人人都做出贡献,即使是在新冠疫情中,也能举办一场伟大的盛会。

  回顾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历经6年多的精心筹办、10余天的精彩举办,交出了独一无二、震撼世界的冬奥答卷。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卓越治理能力的生动诠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有力注解。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3

一对毛绒可爱的短耳朵,萌气十足。一双黑亮的大圆眼睛,眼波流转,顾盼生辉。憨态可掬的身形,再配上那标志性的黑眼圈。没错,这就是我的新朋友“冰墩墩”——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

从小就热爱冰雪运动的我,自“冰墩墩”诞生那天起,就喜欢上了它。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个普通的熊猫吗?如果你要这样想,可就太不了解它了。它的完美形象是由一支14人的设计团队奋战10个月倾力打造的。据说,光是草图就画了数万张呢!“冰墩墩”在熊猫原型的基础上装扮了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酷炫十足,极富科技感。脸部的.冰雪运动头盔,流光溢彩。斑斓而生动的线条瞬间让你仿佛置身短道速滑的赛场一般,想要赶紧去体验和感受那奥运带来的梦幻激情。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冰墩墩”的左手掌心上,一个红色心形图案异常明显。它代表着我们中国作为主办国,对来自全世界朋友的热烈欢迎。由于“冰墩墩”的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着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也因为每每想到这个新朋友,我就会用追求卓越的奥运精神来激励自己把生活和学习上的每件小事都做得更好,我给它起了个名副其实的外号“宇航熊猫”。

冬奥会的脚步近了,更近了。特别期待能和我的这位酷炫朋友一起看运动健儿们驰骋赛场,听那庄严的国歌一次次响彻在蔚蓝的天空。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4

  北京冬奥会期间,数十场外事活动密集举行,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长桌上,话筒下方一块小小的圆形钟表,标注出习近平主席的“忙碌指数”。当北京开启“冬奥时间”,世界目光聚焦东方,中国外交迎来“高光时刻”。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中国与世界奏响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时代交响曲。

  从国际贵宾不远万里来华共襄盛举,到世界政要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再到中方和相关国家签署和发表数十份双边文件……德不孤,必有邻。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日益得到世界认同,互利共赢的“朋友圈”越扩越大,折射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世界需要一届成功的冬奥会,向世人发出明确信息,即任何国家、民族、宗教的人民都可以超越分歧,实现团结与合作”。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5

  近7年的拼搏奋斗,我们即将迎来冬奥盛会。透过北京冬奥盛会这扇窗,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为更好地喜迎盛会,就要更全面地认识冬奥盛会、更积极地参与冬奥宣传、更努力地传递冬奥精神,凝聚起民间喜迎冬奥会的光和热。“争当网络护跑手,陪伴火炬迎冬奥”主题活动,让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地域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汇聚起来,就是共同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力的方式。

  用好信息技术,扩大宣传范围。新时代的冬奥会,就要用好新时代的宣传方式。“争当网络护跑手”活动,就是利用头部互联网平台,结合网络热门玩法、时尚元素和科技手段,将冬奥会以崭新的形式推广宣传。让冬奥会不只是比赛于北京、张家口、延庆的赛场,而是通过互联网赛于所有人的心中;让冬奥火炬不只传递于火炬手的手中,而是让冬奥精神传递于所有人的信念中;让举办冬奥会的热情不只停留在赛区城市,而是通过信息技术传递到全国的各个角落,让全国人民了解冬奥会筹办过程,认识冬奥会筹办意义、支持冬奥会成功举办,营造全民同乐的良好氛围。

  凝聚网民力量,推动人人参与。从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到今天的“双奥之城”,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与支持的强大力量。“争当火炬网络护跑手”活动,采用推出火炬标识、聚合好友参与、强化虚拟互动、发放电子证书、抽取活动奖品等方式,调动全国网民积极参与,就是在凝聚更加强大的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力量。虽然,我们没有为冬奥会举办做具体工作,但是当好网络火炬护跑手,也是在为冬奥会成功举办营造良好氛围;虽然,我们不能亲临冬奥赛场加油呐喊,但是当好网络火炬护跑手,也是在为冬奥会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贡献力量。

  创新传播模式,传递积极能量。冬奥筹办过程不仅攻克重重难关,而且与国家发展进步同频共振。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冰丝带”等场馆建设中展现出来的先进科技,到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和延庆赛区打造“山林场馆”的环保方案,突出了我国坚持科技、智慧、绿色、节俭办奥特色。作为奥林匹克历首次开展的大规模火炬网络宣传推广活动,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争当网络护跑手”活动,更是为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在人人争当火炬网络护跑手的良好氛围下,更加能激发民众的冰雪运动热情,传递冬奥正能量,助力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6

  但如今,中国已然践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国际奥委会主席表示,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愿景,“可以说是打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将大大改变世界冬季运动版图,带动全球冬季体育产业发展。

  是的,新的版图、新的纪元!这是北京冬奥会留给中国、留给奥林匹克、留给全球冰雪运动的巨大财富。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带动“冷冰雪”成为“热时尚”。这届冰雪盛会恰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中国红”和“冰雪白”成为这个传统佳节欢迎的颜色。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中国冬奥成绩必将取得更大突破,中国冰雪运动也将形成更加蓬勃的发展之势。

  如果说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是在中国播下了一粒“冰雪”种子,7年的筹备则让它生根发芽。如今,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则是一场为“冰雪”而落的春雨,滋润其成为“燕山雪花大如席”。

  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恰逢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闭幕前一天是第二个节气“雨水”。这一场“春雨”恰逢其时。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7

2015年7月31日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下午5点58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上揭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在会议所在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全国人民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意味着北京再次创造了一个历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中国体育再次迎来了新的篇章,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残奥会以及青年奥运会的国家,称为“奥运全满贯举办”。 这些历史性的时刻分别是:2008年北京主办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主办冬季奥运会,2008年和2022北京主办夏季和冬季残奥会,2014年南京主办青年奥运会。中国能够成功的申办冬奥会,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样的成功都是值得骄傲的。 奥运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集体竞技性活动,本身就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样可以让世界再一次认识北京和中国。而且这也是中国上下13亿人民共同努力的一种成果,是中国进步最大的证据。北京联合张家口主办2022年冬奥会,还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中国申办的又一个顶级的国际盛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我们少年儿童要进一步了解冬奥会,认识冬奥会,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冬奥会加油!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8

今日立春,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奥运会开幕,2月4日呼应了第24届冬奥会,至此,中国北京将成为全球的“双奥之城”。

在这场开幕式上,有这样的一些瞬间,让我感到震憾和惊喜,不愧是我们的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视频开场,把最后一秒钟留给立春,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用它来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同时也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绿色的荧光棒,如同随风招摇的小草,蕴含着勃勃的生机,白色的蒲公英载着希望飞向了海角天涯,把奥运的种子带到全国各地,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通过了解,我知道这个开场的背后,是来自山东两家武校的孩子们,手持9。5米长杆海风中练稳定性,为了这一刻他们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训练,熟练掌握自己的每一个口诀,确保每一个动作的准确性,做到人杆合一。也让我认识到,每一个光彩夺目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苦,更是为这些幕后工作的主创人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破冰而出的五环,是我觉得最精彩的一个环节。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整个画面的意境,来自中国古老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翻腾的浪涛,最终凝结为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雪天地,一方巨大的水从冰面中升起,凝固成冰,过往23届的冬奥举办城市的历史,随着环绕全场的2千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闪回其上,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随后,冰球运动员与影像之冰球打互动,冰球在视频空间中反复撞击后,整块冰立方渐渐碎裂,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雷五环破冰而出,这一行为过程被定义为“破冰”,“破冰”的行为,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用激光雕刻的五环,打开了一个璀璨琉璃的冰雪世界。

看到这里,我无时无刻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从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我们“一起向未来”,在疫情依然肆虐的今天,大家都戴着口罩,齐聚北京,这体现了一种勇气,也体现了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还有我们的奥运吉祥物,可爱的冰墩墩、喜庆的雪容融,将陪伴全球冰雪运动员在双奥之城北京创造一段冰雪奇缘。我祝福中国冰雪健儿表现神勇,大放异彩。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9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是世界规模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分开举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02月04日至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再过不到60天,这场冬季奥运盛会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时刻!讲文明,树新风,增强文明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做了不起的中国人,让世界看到中国正在从大国走向强国。

对于冬奥会,我无比期待!期待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名滑雪运动员,好似翻飞的雪地蛟龙,赛道上的他心只有一个信念——为国争光,以高超娴熟的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期待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名现场记者激动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冬奥会情形,用流利的语言向电视台前的观众们播报现场的场景,让场外的观众们通过我的精彩播报,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激烈比赛角逐的幕幕场景;期待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名志愿者,以满怀的热情,面带微笑为各国来宾提供帮助,每天穿梭在赛场的各个角落捡拾垃圾,维持秩序,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热情与文明……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篇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世界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成为现代奥林匹克历程上一座丰碑,“北京欢迎你”是这座丰碑最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注脚。14年后,作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将又一次展示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开放包容,再次呈现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元素的契合交融。国际奥委会主席表示,此次一些国家系首次派出代表团出席冬奥会,这充分表明北京冬奥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北京欢迎你”的魅力,体现在坚持开放办奥。冬奥会不仅是国际重大赛事,也是促进国际交往的舞台。中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中国愿意且有信心同国际社会携手同心,践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向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从东道主城市层面看,北京把冬奥筹办和深化对外开放相结合,加强与国际冰雪组织、国际体育组织合作,搭建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平台,连续举办“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策划主题展览……中国开门迎客,以体育交流拓展人文交流、经济交流,促进国际间互利合作,促进民间互动交流。八方宾客云集北京,这充分表达了国际社会“一起向未来”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