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员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12-17 10:16: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员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供大家参考。

2023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员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省*县党员队伍建设及教育培训现状

*省*县党员结构现状

第一,*省*县党员年龄结构。(*)全县党员的年龄结构。*省*县共有党员*名,*岁及以下党员*人,占比为*%;
*至*岁党员*人,占比为*%;
*至*岁党员*人,占比为*%;
*至*岁党员*人,占比为*%;
*至*岁党员*人,占比为*%;
*岁以上党员*人,占比为*%。(*)农村基层党员的年龄结构(比例为占农村党员总数比例)。*省*县农村党员*人。*岁及以下党员*名,占*%;
*岁至*岁的党员*名,占*%;
*岁至*岁的党员*名,占*%;
*岁至*岁的党员*名,占*%;

*岁至*岁的党员*名,占*%;
*岁及以上的党员*名,占*%。上述数据显示,农村青年党员储备不足,中年党员断档,党员发展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通过对比发现高龄党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是受该县农村经济发展所影响,大量农村青年群体外出打工,可以发展的党员从基数上讲就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少部分党组织存在连续多年不发展党员,尤其是不能及时发展*周岁以下党员的现象。该县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应当重点针对农村党员这一群体。

第二,*省*县党员学历结构。(*)全县党员的学历结构。研究生*人,占比为*%;
大学本科*人,占比为*%;
大学专科*人,占比为*%;
高中中专*人,占比为*%;
初中及以下*人,占比为*%。

(*)农村党员的学历结构(占比以农村党员数为基准)。在*名农村党员中,大学本科*名,占*%;
大学专科*名,占*%,多为未就业毕业生;
中专*名,占*%;
高中(中技)*名,占*%;
初中及以下*名,占*%。

我们将两类党员学历结构放在一起对比就会直观发现,初中以下学历党员中,农村基层党员占绝大多数;
高中以上学历党员中,农村基层党员人数很少。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党员的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时,还要对现有党员群体的特点进行仔细调研,一味地强调统一标准、统一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成效。

*省*县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培训制度。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各项工作责任落实,构筑县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分工负责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同时,印发《加强和改进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每年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学计划》《乡镇党校年度培训计划》等。目前,*省*县共召开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次,开展巡视巡察*次,覆盖全县*个乡镇(街道)*村(社区)。第二,聚焦目标任务,丰富培训内容。聚焦党员教育培训基本任务,优化课程设置。先后开发出红色教学专题*个,现场教学课程*个。对全县农村、社区、国有企业、县直机关、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小学校、医院等多个领域党组织书记进行线上培训,推进主题教育在基层扎实有效开展。

第三,创新培训形式,分级分类培训。*年以来,县级开办*个班次,培训党员干部*人次,乡镇党校开展学习培训*期,培训党员干部*人次;
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场,各级领导干部讲课*人,受教党员群众*人次。充分利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载体开展培训。

第四,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基础保障。实行讲师聘任制,有选择地聘用各级领导、社会研究学者、企业管理人才等建立师资库,现有专职教师*人,外聘及兼职教师*人,*年以来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余人次,落实培训经费*万元。充分利用本县红色资源,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传统村落教学基地、产业扶贫教学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等*个教学基地。

乡村振兴视域下*省*县党员教育培训存在问题

乡镇党校作用发挥不够

乡镇党校发挥作用有限,部分乡镇对党校建设投入精力不够,工作抓得不实,党校工作存在作用难以发挥、机制不健全现象。师资力量缺乏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的学习培训,教学经验不足,在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的背景下,教师知识更新难以跟上党员教育培训形式,显得力不从心,存在空挂名、不履职的情况。乡镇党校建设发展及党员教育培训资金投入渠道狭窄,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而且又没有硬性的资金保障规定,上级财政资金保障困难。

党员教育培训实效性不强

虽然党员教育培训有定量的目标任务安排,但培训实施效果的目的性不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高,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比重较低,培训内容设置没有统筹兼顾好,教学方法创新不够,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开发较少,本土教材编制不多,各级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体学习、党员开展自学方面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创新运用现代媒体教学平台载体开发不够,高质量的党员教育音频、视频课程开发较少,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需求。

党员教育培训保障不足

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培训基础设施设备跟不上新时代需求,培训基地和各领域党建工作示范点的教育培训功能不全,现场教学课程开发有限。例如,*省*县*社区现场教学点为该县排列靠前的现场教学点,但现场教学点缺乏能容纳*人以上的培训教室及相应的教学设备,接待能力有限,导致在设计点上现场教学时,不能很好地深入开展。

乡村振兴视域下进一步加强*省*县党员教育培训对策建议

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思想共识

第一,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由组织部门牵头,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各(党)工委等部门为成员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分解落实有关具体工作任务,定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第二,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机制。严格按照中央、省、州关于党员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严格考评,把考评成绩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干部提拔任用和单位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在培训过程中,把党员入学测试、结业考试、效果评估、综合考核列为举办党员教育培训班的规定动作,对干部参训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第三,提升党组织书记思想认识。应常态化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教育培训,有针对性设置培训内容,让各级党组织书记充分认识党员教育培训的重大意义,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体工作部署要求上来,以高度的自觉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落实。

加强乡镇党校建设,充分发挥作用

第一,要统筹乡镇培训资源。根据全县各乡镇具体情况,整合乡镇会议室、党群服务中心、教育实训基地等建立办学点,配齐教学设施,规范乡镇党校阵地建设。同时,健全管理制度,压实乡镇党校校长职责,将工作纳入年度述职考核。

第二,要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为主要力量的师资库,聘请政治素质过硬的领导及农业科技专家等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对乡镇党校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乡镇党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积极性,提高履职能力。

第三,落实好培训保障制度。健全乡镇党校建设发展基本保障长效机制,拓宽乡镇党校建设发展及党员教育培训资金投入渠道,保障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开支,助力乡镇党校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坚持分类指导,提高培训针对性

要结合农村、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不同类型党员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如:机关党员教育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研究、部署和落实;
农村党员教育要从有利于学习掌握农村实用技能入手,整合资源,建好农村党员活动阵地,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学习、交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对普通党员和党员干部、无职党员和在职党员、老党员和年轻党员、流动党员等要坚持因需施教,本着实用性的原则,相对应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如:流动党员教育要突破集中轮训和党课教育等常规方式,创新载体,探索利用互联网、QQ群、微信群等,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开展交流学习;
新党员要重点开展宗旨意识、政策法规、党规党纪教育;
离退休党员要从居住分散、高龄多病、行动不便的群体特点出发,探索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做到加强管理,精准服务,适时开展形式教育,保证其权利,督促其尽义务,充分发挥他们的“夕阳”作用。

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性

当今时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对培训的方式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培训收到预期的效果,培训方式的创新是必然要求,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应力求做到“三个转变”。

第一,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很多基层党组织因客观原因,普遍习惯于把党员干部集中起来,进行理论灌输性教育,这种单调封闭的教育培训形式,调动不起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很多时候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培训质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封闭式的教学已不适应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培训方式要向开放型转变,让参训党员干部到实地去现场学习感受,达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培训效果。

第二,由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变。用于党员教育培训的载体越来越多,多媒体教学、电视教学、网络远程教学日趋成熟,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员教育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大势所趋,党员教育培训应顺时势,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快捷、方便、灵活、实用的优势,结合地区实际选择现代化培训载体开展党员教育,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的教育培训网络,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实效。

第三,由简单化向多元化转变。改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党员教育培训应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改变培训以教师为中心、以单一讲授式教学为主的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在抓好理论教学基础上,通过开设一些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现场观摩、民情体验等课程,做到“研讨、考察、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培训环境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素质。

整合培训资源,落实基础保障

第一,抓好培训阵地资源整合。坚持全域统筹立体布局,县内以县委党校为中心,带动辐射全县乡镇党校,县外注重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党校、培训机构及东西部协作城市对接联系,充分利用好各级培训阵地、现场教学基地等资源,形成“*+*+N”的立体党员教育教学培训阵地。健全基础保障制度,落实好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配备、现场教学点打造升级等基础保障,保障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第二,抓实培训内容资源整合。坚持需求导向深度开发,搭建多元化内容体系,抢政策机遇,与各地高校、党校、培训机构建立党员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同时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对象特点,更多开发本地区特色专题课程、精品课程、高质量视频音频课程等,使培训的供需达到最佳匹配。

第三,抓牢培训师资资源整合。坚持内外联动动态共享,本着内育“本土名师”、外引“高端智库”的原则,优化师资结构,分级分类建好专兼职师资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县内专兼职师资加强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培训教师整体素质;
对县外的兼职教师不定期进行沟通交流,经常性聘请为培训班学员授课,激发县外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助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

综上所述,加强*省*县党员教育培训就要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思想共识;
加强乡镇党校建设;
坚持分类指导,提高培训针对性;
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性;
整合培训资源,落实基础保障等促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进而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