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供大家参考。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1纵观历史,文化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罗马文明…但这些古文明经过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沉淀,全都隐匿了起来,即便有些保存了下来,也是残缺不齐的,这些文化在岁月的长河留下了一笔轻微的色彩。唯有我中国,上下何止几千年历史,放眼望去,中国文化是一条闪亮的金龙,腾舞着,又如一条长河,浩瀚奔腾,颇有一番“长河一去不复返”的雄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饱受了外来势力的侵蚀,却也留下了精髓,竟别有一番滋味,细细想来,不禁自我骄傲,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似乎望向了那世界的长河,望到了那色彩斑斓的中华文化。
古有黄帝战蚩尤,开创了我国文化的先河;古有仓颉造汉字,记载了我国文化的历史;古有郑和下西洋,传播了我国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有很多,我想,最主要的是它的包容性。世间万物,有容乃大,唯有包容,才能弥久长流。其次,是整个中华民族骨子里自带的一种和平的精神吧。再其次,是借鉴。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制度,虽说最后的结果是失败了,但也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也加快了我国近代化历程。而对于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来讲,我们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唯有这样,中华文化就更能进一步发展,独占世界鳌头。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传承我国优秀文化,至于那些腐朽的、落后的,我们应自觉抵制,甚至剔除,但归根结底,总归是历史的产物,即便是落后腐朽的,也有它一定的特色吧。总之,作为一个拥有如此久远文化国家的子民,我为我所属国家的文化感到骄傲!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2此时此刻,站在演讲台上,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天,我跟妈妈到公园游玩,听见一位小女孩问;“爸爸,红军爷爷长征时怎么会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呢?他们为什么不吃巧克力,不喝健力宝呢?”
是啊,长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老师告诉我们在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在过草地时,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的第一次党费,也是最后一次党费……同学们,当你听到这里的时候,你难道不为我们的战士那种对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深深感动吗?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红军队伍在艰难地前进,一位军需处长被冻死在雪地里,大雪覆盖了他的身体,他因此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是军需处长,手里掌握着战士们的吃穿,在饥饿和寒冷面前,他完全可以吃饱、穿暖,他怎么会被饥饿和寒冷夺去宝贵的生命呢?难道他是傻瓜吗?不,他绝不是傻瓜,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无私无畏的长征精神。
正是这种面对困难不低头、遇到挫折不屈服的长征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像涓涓的甘泉,哺育了我们千千万万的祖辈和父辈。在新时期取得了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成绩。
你看,今天的印江,街道笔直平坦,公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住房宽敞明亮。安居工程、教师新村、金玉小区、花园城,一座座美丽的家园拔地而起;西苑开发区、柏香林开发区、西环开发区、文昌路开发区,让古老的印江城旧貌换新颜。
你看,西环大桥像天上的彩虹,那是印江人民腾飞的翅膀;北环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优美的蓝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听的华章。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非常可乐,为超级女生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作为当代少年,我们应该有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又是一次新的伟大的充满艰辛的长征。
同学们,巍巍大石墩是我们挺拔的脊梁,滚滚邛江河是我们沸腾的热血;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追寻金色的理想吧!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3在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在尘封的夜空中,传统文化熠熠生辉,点亮经典。而作为如一粒沙渺小的我,对于传统文化,亦瞻仰,亦学习,亦传承,亦践行!
——题记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朝诗人袁枚的一首小诗《苔》掀起了20__年致敬经典,传承经典,传唱经典的大潮,而最终才有了如今那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苔》小调。我们感叹的不仅是山区孩子如苔花勇敢绽放的精神,更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触动着现代人麻木肤浅的心弦。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曾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有意蕴悠长的诗词歌赋,有灵动深厚的汉字文化,有洒脱飘逸的文人墨客,并为之陶醉。而如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携传统文化之精神走进校园,走进儿童,去重温经典传统文化,去传承可贵文化精神,去践行中国教育梦。
你听,“杀猪汉坐状元,这个差事真麻烦,快把这事应付完,还要回家杀猪去挣钱,孝顺我妈到百年哪”,这是著名曲剧《屠夫状元》走进六一小学的现场。六一小学的师生和家长都被精彩的戏曲表演所深深吸引,时而聚精会神地端坐,时而衷心感激地鼓掌,也会被幽默曲段逗乐。甚至有的小朋友居然按耐不住自己对于戏曲的喜爱,自己哼起了调子或者学着做台上的戏曲动作。孩子们不禁赞叹:“太精彩了!”、“太好看了!”、“我好喜欢戏曲啊!”家长也不断称赞道:“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戏曲,其实戏曲就像是读书一样,能够给孩子们很多想象的空间,同时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自戏曲文化走进六一小学以来,我校很多学生参加了戏曲学习活动,并且还有幸邀请了著名豫剧表演大师给六一的小戏迷们进行指导。戏曲文化走进校园,滋润着儿童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你看,一年级的小朋友搭起稚嫩的小手,虔诚地拜孔子;一年级的家长们用手中的朱砂,开启孩子的智慧。在六一小学一年一度的入学礼中,正衣冠,朱砂启智,拜师礼,无不彰显出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地走进校园,影响我们的行为。正衣冠,教给孩子们整洁端庄的外表是交往的基本礼仪;朱砂启智,象征着开启智慧,希望孩子们能明“学生”之“名”,“学习”之“分”;拜师礼,手握拳,90度弯腰,三鞠躬,让孩子们能够做到尊师重道,尊其师,方能信其道。入学礼虽简短,但包含很多重要的`礼仪之道;虽简要,但让刚刚入学的孩子们感受到步入求学之路的仪式感。入学礼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对优秀传统的传承,同时启发着儿童对于礼仪精神的领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曾带领孩子们举行过班级“诗词大会”,曾鼓励孩子们将成语故事表演出来,曾接受《弟子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传统文化典籍的沐浴,并且已经成为教学常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心性安静了,行为文明了。而我在跟随孩子们一次次解读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每次收获不同,感悟不同,但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孩子们虽然无法说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但他们郎朗地吟诵声,沉醉的学习状态,足以看出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我们静下心来去走进传统文化,看到桃花开了,我们就不只是感叹“春天来了,天变暖了”,而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它仿佛一股暖流,流进儿童的心田,内修其心性,外修其行为,从而塑造出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发展的好少年。而我作为一个传承者,亦坚定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文化在稚嫩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4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我今天所说的便是儒家文化——礼。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中国乃礼仪之邦。古往今来人们非常讲究礼仪。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一个问题。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教我。”在那时,“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这是师生之间的礼仪。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四岁的孔融每次吃梨都将大的递给哥哥将小的留给自己。对于爸爸的发问,他认真的回答:“我是弟弟,我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留给哥哥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这就是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儒家文化中有一本名著叫《礼记》。它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礼记》有载:礼事起源于隧皇,礼名源于黄帝。从古流传下来的礼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渐渐有人开始漠视。像敬重师长,关爱同学,向人问好要尊重礼貌。这些简单而又体现礼貌的基本礼仪,在学校有多少人做的一丝不苟呢?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如果在这种地方最基本的礼仪都被人忽视,怎么使外人尊重我们?怎么使外人相信他们所游玩的国家是它们梦寐以求想看到的礼仪之邦呢?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理应继承并传承下去。怎样做相信我不用再说,希望大家能扬我中国风,壮我中国魂。能让老外竖起大拇指:不错,这就是中国!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5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六班的 _,今天我演讲的目题是:传承文化,诵读经典。
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大家是否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他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是否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qut;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是否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宝典,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加深我们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接受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启迪同学们心智,培养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的人生道理。经过一阶段的诵读,虽“满腹经纶”但只能闷在肚里,或“纸上空谈”,诵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以致用,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幼不学,老何为”的教诲中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勤学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中明白生命的价值……其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要能在经典诵读中真正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升华自己的思想。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用最高亢的声音诵读经典,用最昂扬的激情书写青春,用最执著的信念成长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