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文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有一位大机关的同行,原来在新闻单位工作,拿过全国新闻大奖,是作品等身的“名记”。写而优则仕。调进机关工作以后,为了用其所长,组织上安排他负责综合文稿工作,可他好一段时间都找不到感觉、进不了角色。在一次交流中,他对我说:“我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不熟悉业务;二是不适应公文的话语体系。”
很可惜,因为时间不够,我们没有就着这个话题深入探讨下去。过后,他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公文的话语体系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难住了这位大记者?
写文章就是用笔来说话,写公文要说出有机关特点、公文味道的行话。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熟悉业务,就写不出行话;不适应公文的话语体系,同样写不出行话。
我们说话的时候,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个性鲜明、相对稳定的表达习惯形成风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各不相同的话语方式。同一类文章,在话语方式上有共性特征,这是文本特点和写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作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思维方式在话语选择中的具体呈现,主要由文体规范和表达需要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文体规范是外因,表达需要是内因。
从文体规范看,公文强调“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引号中的六句话二十四个字,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公文起草的明确规定,可以说是公文话语方式的总基调。内容简洁,意味着要有所选择、正确取舍,合理把握主次、轻重、详略,尽力控制容量、简化层次、删除枝蔓。主题突出,意味着要围绕一个中心、凸显主干主线,不能节外生枝,也不能搞无主题变奏、多声部演唱。观点鲜明,意味着公文叙事说理宜用直笔,不像文学和新闻作品常用曲笔。结构严谨,意味着公文主要采用逻辑思维方式,以理序原则来谋篇布局,不像文学和新闻作品注重形象思维、主观体验和情感参与,主要以感情、时空为经纬来谋篇布局。表述准确,意味着写公文要丁是丁卯是卯,用词准确,材料确切,不讲违反政策、脱离事实的话,不讲文过饰非、似是而非的话。文字精炼,意味着不说废话、不扯闲话,不说那些没有错也没有用的官话套话。上面这六条,不是公文的“专利”,但公文在这些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
从表达方式看,公文以叙述为基础,间以议论和说明,较少使用描写和抒情。在广义公文中,不同的文体文种在运用叙述、议论和说明时,侧重点往往不同。比如:请示、报告、通报等侧重于叙述,通知、通告、公告和规范性文件侧重于说明,工作总结、经验介绍、调查报告以及讲话稿等多采用夹叙夹议的笔法。
公文中的叙述、议论和说明,与其它文体也有明显区别。比如:新闻和记叙文中的叙述,往往以人为核心,把对事件的叙述与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与抒情有机结合,通过断面特写、细节刻画、气氛渲染,充分体现人性,所以主观性较强。而公文中的叙述以事为核心,要求客观公正地表述事物、反映事实,往往先把琐碎的、表象的、价值不大的内容剔除,再将能够体现事物特征、反映事实本质的部分,有效地转化为符合行文目的的客观叙述,以平直明快的陈述方式,概要介绍所写事项的基本情况、经过、背景等,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公文写作中,即使需要表达情感,也不是直接表露,而是融会在叙述的倾向性上,显得理智而庄重。
又如:公文中的议论,主要用于论证某个事物、某项工作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以便于作出相应决定。公文的议论重在论“事”、不在论“理”,带有直接目的性,这与学术论文重在论理是不一样的。
再如:公文中的说明,主要有注释性说明、分析性说明、对比性说明等,分别用于表明行事的理由、目的、根据以及事理的范畴、内涵和外延,分析某些事项、措施、办法的前因后果、内在联系,比较同一事物的历史变化或不同事物的异同之处。这与学术论文相似,而文学和新闻作品中较少使用说明。
从语言修辞看,公文具有强调运用术语、消极修辞、特殊句式等鲜明特点。我认为,科学的代表性语言是数字,公文的代表性语言是术语。公文中运用的术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术语,实际上就是公文的专业术语。主要包括“我、本、你、贵、该”等称谓用词,“近接、收悉、根据”等引叙用语,“经、业经”等经办用语,“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行”等表态用语,“即请、拟请、烦请、请予、希即”等期请用语,以及“特此通知、专此报告”和“妥否,请批示”等结尾用语。一些单位、部门的规范简称和党政管理中的标准缩略语也可以纳入此范畴。另一种是专业术语,是不同行业和学科专业领域所使用的专门用语。由于现代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党和国家治理又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公务员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准确掌握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等领域特别是本行业的专业术语。
消极修辞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一种修辞手法,与积极修辞共同构成语言修辞的两大分野。所谓消极修辞,也称“规范修辞”“一般修辞”,其特点是讲求内容上的意义明确和伦次通顺、形式上的词句平匀和安排稳密。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概括、规范的,包括引据、分条、撮要、统括、警策等,主要用于科学、公文和其他诠释性语言文字,以使人理会为目的,务求把事理述说得清楚、明白,避免产生歧义。积极修辞,则是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极力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感人力量的修辞方法。修辞学中的各种辞格,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公文的语言表达可以少量运用比喻、对仗、排比等积极辞格,但主要使用的还是消极修辞。宋代文学家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这段话,特别适合于公文写作。
服从于表意的明确和简要,公文在句式选择上用得最多的是陈述句和祈使句。其中,最具公文特色的是祈使句,在表达命令和禁止语气时都可以使用,明确直接地告诉受文对象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另外,公文抬头往往会标明主送机关,正文中常常省略主语,这也是公文的一大特点。
总之,以文辅政的现实效用,求真务实的文章品质,决定了公文以处事为务、以叙事为主、以论事为要,在话语方式上具有平铺直叙、叙议结合、简明扼要、质朴庄重等鲜明特点。对新入职和转行进入机关工作的干部来说,不仅角色要及时转变,话语方式也要转变,学会“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