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8篇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篇1
用好“抑、扬、顿、挫”让思政课余音绕梁
“文似看山不喜平”。青年学生不再甘于为“念经式”“催眠式”的思政课“埋单”。近年来,“南航徐川”“复旦陈果”两位80后思政课教师走红网络,受到很多青年学生甚至成年人的欢迎。徐川能将枯燥的“党课”讲得入心入耳、场场爆满。他以网文《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爆红网络,他的党课,往往大教室的走道也“站无虚席”,甚至有人从十多公里外赶来“蹭课”。陈果被称为“最有型的大学女教师”。有网友评论,“她有好听的声音,令人折服的口才和自成体系的思想,她打破了我们对于大学教师的既定印象,她的大道理发人深省。”网上有很多学生留言,“老师把课讲得这么美,当她的学生很幸福”。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他们用内容与语气双重的“抑、扬、顿、挫”让听者入耳动心,正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开启了思政课的“春天”。
“抑”。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责任担当。讲好思政课,要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讲清世情、国情、党情,尤其是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增强青年的忧患意识,自觉抵制风险,迎接挑战,激发责任担当。带领学生直面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态度鲜明批评不良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正面思考,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将要担负的责任。周恩来总理在切身体会中华民族深重苦难中,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少年立下初心,为之奋斗终生。当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政课就是要引导青年在直面短板和不足中看到前景和希望,于危中求机,立鸿鹄志,做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接续者。
“扬”。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四个自信。中华民族拥有浩浩5000年的文明史,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历经苦难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宏图伟业。思政课就要讲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让青年学生感知中华民族气节和文化魅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恶扬善,去粗取精,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激励其成为一个能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明日之星”。
“顿”。培育正确三观,明辨是非曲直。“抑”也好“扬”也罢,正是这些外界因素的集成,影响了内心的想法,思政课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对外界各种信息进行深刻思考,在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为什么对焦裕禄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为我在上初中一年级时,当时宣传焦裕禄的事迹,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这就是“顿”的力量,此处无声胜有声。听陈果老师讲课,网友直呼“一语惊醒梦中人”,对,这就是思政课教师该给学生的,如醍醐灌顶般的顿悟,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坚定而通透,能够始终保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坚定而纯粹融个人梦于国家梦中而不懈努力的奋斗者。
“挫”。厚植家国情怀,铭记苦难辉煌。放眼中华民族近代史,有最深重的苦难,也有最耀眼的辉煌。思政课教师要运用历史视野,引导学生铭记落后挨打的苦难历程,品味苦难中铸就的辉煌。传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通过讲述历史在曲折中前行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向革命先辈、改革精英学习,进行启发式教育,点燃复兴强国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激励青年学生做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篇2
对标“十四五”主要目标稳步前进夺取新胜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会议统筹考虑“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描绘了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制度稳则国家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三五”胜利收官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制度优势充分彰显、治理效能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实践成果源自于我们党长期以来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中国实际的实践探索,源自于我们党与时俱进及时将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赋予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以科学性及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优势,是“十四五”时期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完善国家治理效能必须遵循的原则。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务必要牢牢把握好高质量发展要求,认识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确保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但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推动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提供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
保持战略定力出实招硬招,助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也为党和人民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明显增加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改革发展也将面临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明确改什么、怎么改,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更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作为,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敢闯敢干,让各项改革举措在落地落实中有机衔接、融会贯通,确保改革开放这艘巨轮沿着正确航向前行。
着力解决人民“好不好”的问题,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过去我们是解决人民“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解决人民过得“好不好”的问题。要看人民群众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是否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各项民生举措是否真正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等有关民生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关乎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期待与需求,要求我们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在民生领域发扬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在回应人民“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期待中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推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共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五位一体”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解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在发展过程中,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方针,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就是要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既为经济社会发展保存潜力和后劲儿,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带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十四五”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建成文化强国的基本途径,要求在今后五年之内,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都能得到明显提高。坚定文化自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带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力量之源,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准则、公民价值规范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之中,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基固魂。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篇3
用好“抑、扬、顿、挫”让思政课余音绕梁
“文似看山不喜平”。青年学生不再甘于为“念经式”“催眠式”的思政课“埋单”。近年来,“南航徐川”“复旦陈果”两位80后思政课教师走红网络,受到很多青年学生甚至成年人的欢迎。徐川能将枯燥的“党课”讲得入心入耳、场场爆满。他以网文《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爆红网络,他的党课,往往大教室的走道也“站无虚席”,甚至有人从十多公里外赶来“蹭课”。陈果被称为“最有型的大学女教师”。有网友评论,“她有好听的声音,令人折服的口才和自成体系的思想,她打破了我们对于大学教师的既定印象,她的大道理发人深省。”网上有很多学生留言,“老师把课讲得这么美,当她的学生很幸福”。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他们用内容与语气双重的“抑、扬、顿、挫”让听者入耳动心,正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开启了思政课的“春天”。
“抑”。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责任担当。讲好思政课,要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讲清世情、国情、党情,尤其是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增强青年的忧患意识,自觉抵制风险,迎接挑战,激发责任担当。带领学生直面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态度鲜明批评不良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正面思考,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将要担负的责任。周恩来总理在切身体会中华民族深重苦难中,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少年立下初心,为之奋斗终生。当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政课就是要引导青年在直面短板和不足中看到前景和希望,于危中求机,立鸿鹄志,做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接续者。
“扬”。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四个自信。中华民族拥有浩浩5000年的文明史,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历经苦难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宏图伟业。思政课就要讲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让青年学生感知中华民族气节和文化魅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恶扬善,去粗取精,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激励其成为一个能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明日之星”。
“顿”。培育正确三观,明辨是非曲直。“抑”也好“扬”也罢,正是这些外界因素的集成,影响了内心的想法,思政课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对外界各种信息进行深刻思考,在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为什么对焦裕禄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为我在上初中一年级时,当时宣传焦裕禄的事迹,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这就是“顿”的力量,此处无声胜有声。听陈果老师讲课,网友直呼“一语惊醒梦中人”,对,这就是思政课教师该给学生的,如醍醐灌顶般的顿悟,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坚定而通透,能够始终保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坚定而纯粹融个人梦于国家梦中而不懈努力的奋斗者。
“挫”。厚植家国情怀,铭记苦难辉煌。放眼中华民族近代史,有最深重的苦难,也有最耀眼的辉煌。思政课教师要运用历史视野,引导学生铭记落后挨打的苦难历程,品味苦难中铸就的辉煌。传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通过讲述历史在曲折中前行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向革命先辈、改革精英学习,进行启发式教育,点燃复兴强国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激励青年学生做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篇4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感悟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凝心铸魂,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华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在文化传承中树德立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一个国家的青少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谓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自信则中国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要在青少年身上建立文化自信,将青少年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要通过思想引导、文化熏陶、精神指引、榜样力量、实践影响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上好人生第一课;要鼓励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使命任务中树立政治信仰、树立人生观念、树立爱国思想、树立远大抱负,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让青少年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悠久历史、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理念中汲取力量,引导他们坚定信仰、创新思维、开阔视野、自律明德。今天的青少年现在在第一个百年中成长,未来在第二个百年中奋斗,承上启下、至关重要,通过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他们必将成为实现伟大复兴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成为中华文化的接力手和传承者。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在弘扬历史中迈向世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时代我们要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在弘扬中华历史文化中坚定自信、要在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中走向世界。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礼仪之邦,给我们留下了两件宝贵的财富: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我们应该和全世界人民一同分享这两道精神大餐。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有“何以家为”的报国热情、有“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这些价值观念扎根于中华文明的传统,也是我们向全世界弘扬中华文化的突破口,我们要宣扬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宣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群众基础,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的文化自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在网络世界中凝心聚力
自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以来,已经成为了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缔造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互联网+文化”不仅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新的消费习惯,也极大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为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需要每个中国人凝心聚力、贡献力量。需要科技人员抢占前沿核心科技阵地,以5G技术为核心的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突破口,在网络世界制定中国标准、打造中国体系、建设中国产业链;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网络安全软硬件的开发和使用、扶持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建设覆盖全国的多层次网络安全体系、落实到位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培养互联网思维能力、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信息化政府;需要网信工作者广泛学习政治理论、网络知识、市场经济等系统知识,培养树立超前思维,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随着第二个一百年的临近,在我们的经济、外交、军事、工业、科技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必然重新迈向辉煌!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篇5
对标“十四五”主要目标稳步前进夺取新胜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会议统筹考虑“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描绘了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制度稳则国家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三五”胜利收官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制度优势充分彰显、治理效能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实践成果源自于我们党长期以来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中国实际的实践探索,源自于我们党与时俱进及时将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赋予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以科学性及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优势,是“十四五”时期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完善国家治理效能必须遵循的原则。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务必要牢牢把握好高质量发展要求,认识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确保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但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推动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提供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
保持战略定力出实招硬招,助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也为党和人民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明显增加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改革发展也将面临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明确改什么、怎么改,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更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作为,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敢闯敢干,让各项改革举措在落地落实中有机衔接、融会贯通,确保改革开放这艘巨轮沿着正确航向前行。
着力解决人民“好不好”的问题,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过去我们是解决人民“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解决人民过得“好不好”的问题。要看人民群众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是否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各项民生举措是否真正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等有关民生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关乎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期待与需求,要求我们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在民生领域发扬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在回应人民“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期待中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推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共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五位一体”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解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在发展过程中,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方针,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就是要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既为经济社会发展保存潜力和后劲儿,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带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十四五”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建成文化强国的基本途径,要求在今后五年之内,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都能得到明显提高。坚定文化自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带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力量之源,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准则、公民价值规范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之中,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基固魂。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篇6
爱人利物之谓仁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并以“爱人利物之谓仁”为提挈,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爱人利物之谓仁”,出自《庄子·天地》,原文为:“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文字中流露出道家道法自然、宽厚广博的志趣,其中“爱人利物之谓仁”指“德泽广被,力求有利于人民,并施万物以利泽”。
“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处于核心地位,其将“仁”与“德”有机结合,认为好“仁”之人是至高无上的,正所谓“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则把人与人之间的“仁”推加给万物,并在“仁”的思想中融合了“爱”的概念,提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等观点,形成了“爱亲、爱民、爱万物”三个层次,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思想提倡“仁”,道家思想亦讲求“仁”,这正是儒、道思想的契合之处。在前两者思想的认知基础上,庄子将“仁”凝练隽永为“爱人利物之谓仁”,后世赓续传承,始终把“爱人利物之谓仁”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之柱、应世之迹和治世之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党始终遵循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以“爱人利物之谓仁”为提挈,向全党发出了号召:“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人心向背,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他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党群关系的深刻理解,告诫党员干部勿忘为民初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如何正确看待权力、规范使用权力,可以说是考验领导干部的第一道“门槛”。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他把“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他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校正权力观指明了方向。
心中有党,牢记初心使命。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记载着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为我们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是一个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是一个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所以“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心中有民,常怀敬畏之心。“心中有民”是为政一方的根本,是心中有党的顺延,是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时刻意识到民心与执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人民当作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动力之本和智慧之源,这样才能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只有心中有民,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更加忠诚于党,更好地履职尽责,慎用权力。
心中有责,方能笃行担当。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就会割裂党和人民群众保持的血肉联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更不能忽略了那些所谓的“小事”。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时刻铭记于心,将过去没看清的问题看清,将过去没引起重视的问题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利民之事、去厉民之病。
心中有戒,必定行有所止。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人民群众,常常被比作能载舟的水,喻为能播种的土地。对于执政者而言,人民非常重要,所以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主动让群众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只有心中有戒、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领导干部不能懒政、怠政,要学会亲民、爱民、为民着想,更好地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篇7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感悟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凝心铸魂,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华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在文化传承中树德立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一个国家的青少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谓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自信则中国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要在青少年身上建立文化自信,将青少年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要通过思想引导、文化熏陶、精神指引、榜样力量、实践影响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上好人生第一课;要鼓励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使命任务中树立政治信仰、树立人生观念、树立爱国思想、树立远大抱负,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让青少年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悠久历史、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理念中汲取力量,引导他们坚定信仰、创新思维、开阔视野、自律明德。今天的青少年现在在第一个百年中成长,未来在第二个百年中奋斗,承上启下、至关重要,通过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他们必将成为实现伟大复兴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成为中华文化的接力手和传承者。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在弘扬历史中迈向世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时代我们要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在弘扬中华历史文化中坚定自信、要在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中走向世界。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礼仪之邦,给我们留下了两件宝贵的财富: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我们应该和全世界人民一同分享这两道精神大餐。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有“何以家为”的报国热情、有“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这些价值观念扎根于中华文明的传统,也是我们向全世界弘扬中华文化的突破口,我们要宣扬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宣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群众基础,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的文化自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在网络世界中凝心聚力
自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以来,已经成为了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缔造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互联网+文化”不仅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新的消费习惯,也极大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为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需要每个中国人凝心聚力、贡献力量。需要科技人员抢占前沿核心科技阵地,以5G技术为核心的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突破口,在网络世界制定中国标准、打造中国体系、建设中国产业链;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网络安全软硬件的开发和使用、扶持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建设覆盖全国的多层次网络安全体系、落实到位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培养互联网思维能力、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信息化政府;需要网信工作者广泛学习政治理论、网络知识、市场经济等系统知识,培养树立超前思维,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随着第二个一百年的临近,在我们的经济、外交、军事、工业、科技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必然重新迈向辉煌!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篇8
爱人利物之谓仁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并以“爱人利物之谓仁”为提挈,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爱人利物之谓仁”,出自《庄子·天地》,原文为:“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文字中流露出道家道法自然、宽厚广博的志趣,其中“爱人利物之谓仁”指“德泽广被,力求有利于人民,并施万物以利泽”。
“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处于核心地位,其将“仁”与“德”有机结合,认为好“仁”之人是至高无上的,正所谓“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则把人与人之间的“仁”推加给万物,并在“仁”的思想中融合了“爱”的概念,提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等观点,形成了“爱亲、爱民、爱万物”三个层次,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思想提倡“仁”,道家思想亦讲求“仁”,这正是儒、道思想的契合之处。在前两者思想的认知基础上,庄子将“仁”凝练隽永为“爱人利物之谓仁”,后世赓续传承,始终把“爱人利物之谓仁”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之柱、应世之迹和治世之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党始终遵循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以“爱人利物之谓仁”为提挈,向全党发出了号召:“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人心向背,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他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党群关系的深刻理解,告诫党员干部勿忘为民初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如何正确看待权力、规范使用权力,可以说是考验领导干部的第一道“门槛”。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他把“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他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校正权力观指明了方向。
心中有党,牢记初心使命。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记载着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为我们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是一个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是一个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所以“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心中有民,常怀敬畏之心。“心中有民”是为政一方的根本,是心中有党的顺延,是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时刻意识到民心与执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人民当作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动力之本和智慧之源,这样才能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只有心中有民,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更加忠诚于党,更好地履职尽责,慎用权力。
心中有责,方能笃行担当。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就会割裂党和人民群众保持的血肉联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更不能忽略了那些所谓的“小事”。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时刻铭记于心,将过去没看清的问题看清,将过去没引起重视的问题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利民之事、去厉民之病。
心中有戒,必定行有所止。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人民群众,常常被比作能载舟的水,喻为能播种的土地。对于执政者而言,人民非常重要,所以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主动让群众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只有心中有戒、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领导干部不能懒政、怠政,要学会亲民、爱民、为民着想,更好地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