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可引用的廉政典故(2022年)

时间:2022-05-05 10: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文中可引用的廉政典故(2022年),供大家参考。

公文中可引用的廉政典故(2022年)

公文中可引用的廉政典故

公仪休拒鱼

鲁国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有一天,公仪休正和他的学生交谈,有人送来两条鲜活的大鲤鱼,公仪休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答道:“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反国家的法律,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就自己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房梁挂钱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免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穷得过不了日子,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到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卖,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无功即有罪

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故事:有一着官服者昂然面见阎罗王,说自己很清廉,“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阎罗王便笑他:“你虽然清廉,却不是好官,如果没什么作为,那还不如让一个木偶来当官,他连水都可以不喝人家的,比你还强”。这位官老爷又辩解说:“某虽无功,亦无罪。”阎罗王便只好以事实来数落他的一生:“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为何?无功即有罪矣。”

新鞋踩泥

《松窗梦语》作者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王延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只给张瀚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轿见闻:一天,乘轿进城,路遇大雨。一轿夫脚穿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小心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不复顾惜了……王延相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后来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

子罕辞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载文: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故事中,子罕恪守“不贪为宝”的信条,巧妙拒玉,寓意深刻,真正给人教育和启迪。

灭官烛看家书

据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有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但正是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话”私打、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

以廉为宝(宋人献璞)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一贫如洗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合,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贪赃枉法,还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一钱太守

后汉会稽太守刘宠离任时,所属山阴县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相赠,刘婉言拒绝。最终因盛情难却,只好接受一钱。当时人赞誉刘宠为“一钱太守”。

二不尚书

范景文历任明朝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要职。位尊权大。亲朋好友纷纷登门相求,他在大门口张贴“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广为告知。从此百姓便称他为“二不尚书”。

三汤巡抚

清朝江宁巡抚唐斌,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用豆腐汤佐食,百姓送他“三汤巡抚”的雅号。

四知太守后汉东莱太守杨震经过管辖地昌邑县时,县令王密送去十金,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坚决拒受,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人们因此称他“四知太守”。

留犊太守

三国时期魏国寿春县令时苗,出入坐黄牛车。他离任时,将黄牛生下的一头牛犊留下,说牛犊是他在任时生下的,不应该带走。人们因此称他为“留犊太守”

悬鱼太守

后汉南阳太守羊续爱吃鲜鱼。有个府丞听说后,送去两条大鲤鱼,羊续不肯接受。但那府丞老于世故,不言不语地走开了,羊续只好将鲤鱼挂在门前,已警戒那些前来送礼的人。因此人们称羊续为“悬鱼太守”。

饮马投钱

唐代徐坚等人编撰的《初学记》卷六引《三辅决录》中记载,汉代安陵人项仲仙(一作“山”),为人特别清廉。他常到渭水边饮马,每次都要向水中投三枚铜钱。以示清廉不苟取。后世遂以“饮马投钱”来比喻人清廉,决不做苟取之事。

郁林石

晚唐时代的文学家陆龟蒙,家住苏州,门前有一块巨石。相传他的远祖陆绩曾在三国时代吴国的郁林做太守,他为官清廉,不贪污不受贿。罢官回乡时,行李很简单,因此船轻不能过海。他便往船中装大石块。当时人称“郁林石”。以此称颂陆绩的为官清廉。

悬鹅示众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宰相拒鱼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曰:“夫欲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受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此明于鱼为己者也。

公孙仪是战国时鲁穆公手下的丞相。他特别喜欢吃新鲜甲鱼。于是送鱼的纷纷上门,但都被公孙仪一一回绝。公孙仪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问:“你素来喜吃甲鱼,为何别人好心送来,你却不收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甲鱼,所以才不能收。吃几条甲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倘若我经常收别人的礼品,那就要落个受贿的坏名声,到头来连丞相的官位也会丢掉。到那时,为兄再爱吃甲鱼,恐怕也吃不成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多吃几年我爱吃的甲鱼。”

棒打送礼

南北朝时的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厚谢婉拒

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立檄拒礼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吕蒙正不受镜

朝士有藏古镜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献之蒙正以求知。蒙正笑曰:“吾面不过楪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闻者叹服。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好感。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照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贤臣李靖(李靖:曾封为卫国公)。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做到。

孙中山的《家事遗嘱》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溘然长逝。孙中山逝世后,留下的遗产只有生前的一些衣物、2000余册书籍和一所华侨捐资购买的住宅。他的《家事遗嘱》全文如下:“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短短54个字,道出了孙中山一生廉洁无私、清正耿介的崇高品格。

范公惠政泽青州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人,官至宰相。公元1050年11月范仲淹自杭州知青州,1052年5月离青州,逝于赴颍州途中。青州是范仲淹仕途生涯的最后一站,又仅仅一年半时间,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站。据《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公元1051年,青州灾荒,他奏请朝廷把军仓中的粮食留出一年军需,其余全部救济灾民,州民感激涕零。公元1052年,黄河北发生粮荒,朝廷令青州的田赋粮运到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交纳,民众都为长途运输发愁。范公探明博州粮价并不高,就征得博州知州同意,到博州购买粮食交纳。于是,他让青州民众把田赋粮折价交款,派官员携款去博州购买粮食,不到五天就购足田赋粮,交纳后所余数千缗钱,又全部发还农户。青州民众因此为他立祠纪念。至今青州市尚有范公亭路、范公亭公园、范公井、范公祠等。

包拯“不持一砚归”。

包拯常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端州盛产名砚,在其任端州知府期间,因他的前任知州假借上贡的名义,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们。包拯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造,他没有拿一块砚台回家。后来,有人送其端砚,他开着玩笑拒绝说:“如今我来到产端砚的端州,便收端砚;明日去产金的金岭,又受金子,我岂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盗吗?”直到他即将离任时,当地精制一方好砚,赠给他作纪念,他也婉言谢约。“不持一砚归”,体现了包公的清廉耿介、正直无私,为群众所赞颂,连端砚也增添了身价。

公孙休“嗜鱼不食鱼”。

鲁国宰相公仪休特别爱吃鱼,有一个拍马屁的人专买肥美鲜鱼奉献,谁知公仪休不收,那人奇怪问:“君嗜鱼,何不收也?”公仪休回答:现在我是宰相,俸薪足够我吃鱼,如果因受贿而被免职,今后哪有钱再买鱼吃呢?公仪休拒贿似乎只是怕丢官,但公仪休“贪小失大”的辩证道理和“见微而知奢”的自贵精神,值得借鉴。

时苗“离任留犊”。

时苗是东汉末年河北钜鹿人,他一生清白,临财不苟,嫉恶如仇。东汉建安十八年,时苗任寿春县令。为官赴任时,他套上自家喂养的黄牛,拉着大车,一步一步走到任所。时苗在寿春呆了一年多,把寿春治理得井井有条。当时朝廷无能,时苗不满曹操专权朝政,便弃官归隐。临行前,他把官印挂在大堂上,把一个小牛犊拴在县衙门前。群吏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力劝其将牛犊带走。时苗执意不从,对百姓们说:“这个牛犊是来寿春后我家黄牛生下的,它是吃寿春水草长大的,理应留给寿春的父老乡亲。让它给穷苦百姓出点力,这是时苗的一点心意。”他的这种“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尚情怀值得我们后人赞颂和铭记!从此“留犊”二字便成了为官清廉的代名词。

刘宠“不取一钱”。

刘宠,东汉东莱(今山东掖县)人。其在任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太守时,轻徭薄赋,废除不合理的法令制度,禁止官吏欺压百姓,郡内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在他离任时,百姓们依依不舍。山阴县若耶山谷五六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各带了一百文钱,想送给他,可刘宠不肯受。老人们一定要他收下,盛情难却,刘宠只好收下几位老人各一文钱。他出了山阴县界,就把钱投到了江里。后人将该江改名为“钱清江”,还建了“一钱亭”、“一钱太守庙”。从此,“一钱太守”的美称便流传开来。

杨震“四知拒金”。

杨震,东汉弘农华阴人,其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大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

(二)牟人之利以厌己之欲者,非蝗乎?

原典牟人之利以厌己之欲者,非蝗乎?利口而邦之覆,磨牙而民之毒者,非蝗乎?——宋•孙因《蝗虫辞》

注译牟:取;厌:满足;利口:使口吻锋利;邦:国家。全句译意为:侵吞别人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私欲的人,难道不是蝗虫吗?用锋利之口侵吞人民的粮食,使国家倾覆;磨牙吮血,毒害人民的人,难道不是蝗虫吗?

解读蝗灾过处,一片空白,令人触目惊心。孙因将贪官污吏比喻为蝗虫,可见封建社会贪官污吏为数之多、为害之烈。蝗灾不灭,地无良田绿野;贪官不除,国无长治久安。这就是孙因《蝗虫辞》的现代启示。

(三)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

原典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后晋•刘昫《旧唐书•于志宁传》

注译节俭省用,实是弘扬正道的本源;崇尚奢侈,放纵欲望,乃是败坏德行的祸根。

解读这是于志宁上书皇太子承乾的话。于志宁,唐太宗时任中书侍郎、太子詹事(相当于现在的老师)。当时皇太子承乾在农忙季节修建隋朝留下的东宫,于志宁上书劝谏。于志宁说,隋朝时所修建的东宫,“睹之者尚讥其侈,见之者犹叹其华”,岂可再“穷斤斧之工,极磨砻之妙”?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劝承乾务必戒奢以俭,万不能步隋朝奢侈亡国的覆辙。不知现在那些热衷于修建豪华办公楼的地方领导干部,面对古人的谆谆教诲和历史上血的教训,能否有所醒悟?

纣为象箸

原文: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译文:听到了商纣王用象牙做筷子的消息,箕子十分恐怖。他联想到:“象牙筷子不会用在土制的餐具上,一定是用在以犀角和玉石制成的餐具上。用象牙筷子和玉石做成的餐具不能盛载普通的蔬菜豆汤,一定是盛耗牛、大象、虎豹等珍肴美味。品尝这样的珍肴美味不会穿着粗布衣服,在低矮的茅草房子里,一定是穿着华丽贵重的锦绣衣服,在高大宽广的楼台里。以此类推,我不敢想象最后的结果如何,所以对纣王的这个开始感到害怕。”

浅析:商纣王在历史上是暴君,是亡国之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纣王也不是一日就变坏的。他也有一个渐变过程,本文就形象的揭示了他的这一过程。

好马要配好鞍,用象牙筷子以及和它匹配的结果让箕子胆战心寒。防微杜渐这个成语我们是知道的。大的坏事是由小的坏事发展而来的。对于处在萌芽状态的坏事,千万不要因为它们小,就掉以轻心,放任自流,除恶必须务尽,防止蔓延。放眼当今社会,一些贪官就是放松思想改造,吃喝玩乐,讲排场,比阔气,诸如此类,财力不够,就开始打坏主意,一点一点的就走上了邪路。恶性膨胀的私欲是无底洞,骄奢淫逸足以亡国。古往今来例子太多了,纣王之事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曹鼎不可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吏。有一次他抓获了一名绝色女贼,夜宿古庙,女贼千方百计引诱曹鼎。当他实在顶不住的时候,就写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提醒自己。但转念一想,荒郊野外无人知晓,于是他把纸撕下来,便要破门而入。这时又觉不妥,感到这是因私废公行为,又退回来把纸贴上;转念又一想,送到嘴边的肉不吃岂非太傻?于是又把纸撕掉,可一想又不妥,我是执法人员,这是明知故犯,又把纸贴上;过了一会又产生一念,她是犯人,我做了坏事她也不敢说,又把纸撕下来,刚要进门,又一想不行,这是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为。最后他激烈思想斗争了一夜,终于压制住私欲。因此,“三思而后行”是防止错误的有效手段。

公仪休拒鱼

原文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持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人物故事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

公仪休嗜鱼的故事,讲的是很实在的小道理:受贿就要丢官,丢官以后,人家当然不会再送贿赂给你,你自己却又因为失去了俸禄,什么爱好也都无法实现了,因此,受贿是不合算的。公仪休是出身鲁国的博士,鲁国的博士或当为儒生,公仪休在这里所讲的道理,却又不同于儒家的那些从高起点出发的大道理。不过。这里讲的小道理,却很实在,人人能算这笔账。如今那些被关在监狱里的贪官们,原来都是有地位的官吏,他们原先的薪金本是可以享受不错的生活,如今要想自由地享受其本来应得的薪金,还能够吗?

“廉泉让水”

在南北朝宋明帝时,梁州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官吏叫做范柏年者,某次奉诏与皇帝商讨国事,偶然谈到在广州有一”贪泉”,明帝一时兴起,便问范柏年,那天下有无叫做”廉泉”的呢?范柏年答复说:”在我的家乡就有二条著名的河流,一曰‘廉泉’,一曰‘让水’〈均在今陜西境内〉。”范柏年讲这段话,就是在强调其家乡人民都是操守廉洁,懂得尊重礼让的意思。后来的人,于是就用「廉泉让水」这个成语典故,来比喻廉洁和礼让的人

诸葛亮以俭养德

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官高位显,身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事奉至俭,力戒奢侈。他的家业仅有钱800铢、田15顷,作为妻室儿女的生活来源。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给,奉资之外,分文不取。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暮年时立下了这样的遗嘱:“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季文子戒奢华

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却十分简朴。他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只穿布衣;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而饲以青草。有人讥之为“吝啬”。季文子答道:“我何尝不愿穿绸着缎、乘车骑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国家赢得荣誉,没有听说用自己的美食良马能给国家带来光荣的。”

苏琼悬瓜

南北朝时,清河太守苏琼,为官清明,廉洁自守,从未受赠。郡中有一位告老还乡的尚书赵颖,给他送来几个西瓜,苏琼把赵颖送出门外,马上叫家人将西瓜装入竹篮,悬于屋梁之上。听说太守收下了送去的西瓜,郡中一些人便纷纷携带时鲜瓜果前来奉献。苏琼遂从梁上摘下竹篮,只见篮里西瓜原封未动,有的已经腐烂,送礼者面面相觑,羞愧而走。

悬丝尚书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吏部尚书山涛,为官三十余年,清正廉洁。一次,县令袁毅偷偷地给山涛送去百余斤真丝,山涛得知后命家人将这些真丝悬挂于梁上而不用。后袁毅劣迹事败,朝廷得知他曾送真丝给山涛后,山涛府上查询,那真丝仍悬挂在梁上,“尘埃封印如故”,众人钦佩山涛为官清廉,被人尊称为“悬丝尚书”。

四铁御史

明代的冯恩,在任御史(监官)时,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明史冯恩传》载:因“疏劾汪,上怒,命会大臣鞫(审问)之。高坐,令校士持其膝,恩遽起直。曰:‘汝杀我,我为厉鬼亦杀汝。’益怒,谓何故敢叱大臣,恩曰:‘大臣而无君,人人得而诛之,何但(只)叱!’观者叹曰:‘是真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遂号‘四铁御史’。”冯恩如此不畏权贵,直言斥奸,守持“四铁”,表现出了凛凛正气、铮铮铁骨,实属可贵可敬,可颂可鉴。

风月尚书

南北朝时的徐勉,为官廉正,不徇私情。《南史徐勉传》载:他担任梁吏部尚书时,“尝与门人坐,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曰:‘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时人敬其公廉正派,赞其为“风月尚书”。

量禀教子

唐代检察御史李畲之母为人清白廉洁。一次,李畲请人将禄米送到家中,母亲让人用斗量过,发现多出了三石,便问是怎么回事,令史回答说:“御史官的禄米在过斗时,按惯例是不要刮平斗口的。”李母又问运费是多少,又答:“给御史送粮照惯例是不要给本钱运费的。”李母很生气,让他送回多余的禄米及运费,并严厉责备李畲。李畲便追问仓官,并依法判其罪,众御史皆面有愧色。

李贞皇后拒收贡献

清朝咸丰孝贞皇后,对下面进贡的冠服首饰等,都叫宫女拿去退还。她常对妃嫔说:“臣子的贡献万万收不得,臣子多一份贡献,便是百姓少有份钱财。倘若受了他们的贡献,便无异于去教他们做贪官。”尽管孝贞皇后不参朝政,但她的这番话颇有见地,而且还有一点体恤百姓的味道。这在王室中确属罕见。

饮马投钱

唐代徐坚等人编撰的《初学记》卷六引《三辅决录》中记载,汉代安陵人项仲仙(一作“山”),为人特别清廉。他常到渭水边饮马,每次都要向水中投三枚铜钱,以示清廉不苟取。后世遂以“饮马投钱”来比喻人清廉,决不做苟取之事。

郁林石

晚唐时代的文学家陆龟蒙,家住苏州,门前有一块巨石。相传他的远祖陆绩曾在三国时代吴国的郁林做太守,为官清廉,不贪污不受贿。罢官回乡时,行李很简单,以致船太轻不能过海,只好往船中装大石块。当时人称“郁林石”,以此称颂陆绩的为官清廉。

清廉若水

赵轨,洛阳人,隋朝时任齐州别驾,以廉慎自居。赵轨在齐州政绩显著,被调为京官。他离任时,百姓纷纷来送,一年长者捧着一杯清水敬奉到赵轨面前,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清廉若水,如今要走,特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非常感激,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含泪与百姓告别。

不许私求

韩昭侯是韩国的君主战国七雄之一,申不害原本是郑国一个地位卑微的小官,韩昭侯很欣赏申不害的才学,任命他为韩国的相国。在昭侯的支持下,申不害内修政务,外御强敌,国势安定。有一次申不害为他的叔叔哥哥请求官职,韩昭侯不答应,对他说:“你不是曾经教导我修治功劳记录,必须审视功劳大小来任用人,而今你却在法外另有私求,那我听哪个话才对呢?”申不害知道自己错了,赶紧向昭侯请罪。

题诗示廉行

明代诗人吴纳出任监察御史,受命到贵州考察“三司”吏治。返京途中,后面追来一位骑士,说是奉贵州三司之命献上黄金百两。吴纳一边戏说“姓吴名纳”就是“无纳”之意,一边取笔墨在礼盒上题诗一首,以示拒受。诗云:“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骑士只好将原物并诗带回复命。

明镜照心

冯覆谦是唐朝前期出名的才子,任河北县尉。他的老部下张怀道,送来一枚精美的铜镜。覆谦将铜镜给县衙的官吏们看,并对他们说:“清水见底,明镜照心,我任县尉,若贪污受贿,天理难容!”当即派人将铜镜归还原主。冯覆谦果然遵守了他的誓言,一生清廉。

浊世不污,张纬清廉自守

张纬为人一身正气,敢于揭贪保廉。在任广东提学签事时,地方长官为了巴结宦官魏忠贤就建生祠供奉他,请张纬题写梁文,张纬当即拒绝,因此受到排挤和憎恨。于是,张纬辞官回家。后张纬被重新起用。张纬在位时,不畏权贵,敢于秉公执法,翻了许多冤案,很受皇帝赞许和百姓的爱戴。

立檄拒礼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棒打送礼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厚谢婉拒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太宗拒寿

唐太宗十七年十二月癸丑日,是李世民的寿辰,朝臣们纷纷筹办寿礼,准备届时进献,李世民知道以后,立即予以制止。他对大家说:“我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然而想要长生不老,却是办不到的。《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话说得多好啊!为什么偏要在父母生育儿女、万分劬劳的日子里举办寿礼、欢宴为乐呢?”

送礼实是“送祸”

唐僖宗时,邛州的牙官阡能因失职被查办,但一律不究。邛州刺史却把阡能叔父阡行全一家35口全部抓来,准备以连坐罪诛杀。唐溪当时在陈敬碹手下任文书,他挺身而出,救下35条人命。为感谢唐溪的救命之恩,幸存者私下给他送去一百两金叶子。唐溪断然拒绝,并严厉斥责送礼之人:“你居然把祸送给我!”

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两袖清风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五胆忠臣”范仲淹廉洁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少有志操,苦心学习,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进第后,历任西溪盐官、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参知政事和杭州、青州太守等职,不管是当小官还是掌大权,他为官都是心怀社稷,廉洁奉公,以天下为己任,世人称他为“五胆忠臣”。一胆:敢于指责朝政。宋仁宗时大兴土木,朝廷从陕西征购木材,运往京城建造宫殿。范仲淹看到浩大的土木建设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后,不顾他人劝阻,上书朝廷,直陈弊端和危害,引起了仁宗皇帝高度重视和警醒,立即停止了宫殿建设,并要求臣民“以仲淹为忠”。后来,他还针对朝政存在的问题,书写了《救弊十事》,令朝政为之一振。二胆:敢于斗权贵。当时朝中权臣吕夷简利用手中权力,拉帮结派,徇私舞弊,视范仲淹为眼中钉。他多次派人暗中威胁范仲淹勿言朝政、妄议国事,但范仲淹毫不惧怕,多次表示宁可舍去官位性命,也不姑息养奸。为治住范仲淹,吕夷简调任他管理关系盘根错节、矛盾错综复杂的开封府,想借皇亲国戚和官僚大臣,甚至那些贪官污吏的手,杀杀范仲淹的锐气。没想到范仲淹到任后,从清理弊端入手,敢于查处污吏,克服各种阻力,疏奏朝廷惩治,很快开封府“肃然称治“。三胆:敢于举腐败。为了彻底揭露吕夷简等人任人唯亲、朋比为奸的做法,范仲淹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疏奏给宋仁宗。并将吕夷简结党营私,提升贪官污吏的情况,绘成“百官图”呈献给皇帝,仁宗一眼就看清了贪官污吏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他又先后为皇帝书写了《帝王尚好》、《选贤任能》等政文,使朝政存在的腐败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整顿。四胆:敢于用清官。公元1043年,也就是庆历三年,范仲淹在抵抗西夏入侵中立下大功,调回京师任参知政事,领导进行“庆历新政”。范仲淹掌握一定权力后,进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他采取职能业绩评定和群众评议的办法,对重要岗位的官吏进行了任职考核,很快一些庸碌、无能、腐朽的官吏被罢免,一些主事刻薄、惯于搜刮民财的贪官污吏被整治,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皇亲国戚背景的官吏,范仲淹也是只管政绩不重关系,该撤的撤该查的查,一时间官风大变。同时,对精明能干、正直清廉的官吏,只要是克己奉公者都被提拔到重要位置。同时,为保证官吏正确使用权力,他还上奏朝廷制定了官吏考核办法,为仁宗时国富民强奠定了基础。五胆:勇于不留财。范仲淹为政清明,个人生活十分节俭。官位渐高,日渐富贵后,他仍然是“非宾客不食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后来,当了大官,他始终坚持教育子孙要“知节俭,莫贪富贵”。晚年时,范仲淹没有把一生的积蓄留给子孙,而是广置义庄、义田和义宅,用来赈济穷苦群众。范仲淹61岁时,子孙们劝他治第于洛阳,然后颐养天年,范仲淹听后坚辞说:“人若有道之乐,形骸可外而况室乎?吾将以薪俸有余者,赈济宗族。”后来,范仲淹还建义学使贫困者有了安身之处,子弟有受教就学之所。他64岁去世时,“虽位充禄厚而以贫终其身”,“其殁之日,身无以为殓,死无以为丧。”